出口退稅率下調,對鋰電影響多大?
激石Pepperstone(http://wargoo.com/)報道:
事件:
周五,兩部門頒布出口退稅率下調政策,從13%下調至9%,涉及新能源相關有【光伏】(硅片、電池片、組件)、【鋰電池】(不含中游材料),實施日期為【24年12月1日】。
我們怎么看?
1、基礎研究:靜態(tài)看,價格不傳導,對重點企業(yè)短期年化業(yè)績如何影響?
1)鋰電池:典型【寧德時代】
按均價6毛/wh測算,成本增加2分/wh(0.6元*4%)。年化影響稅后利潤30億,占6%。
2)儲能系統(tǒng)集成商:典型【陽光電源】
預計24年儲能系統(tǒng)海外收入256億元,對應年化影響稅后利潤約10.2億,占9.3%。
3)光伏:典型企業(yè)【阿特斯】(其他企業(yè)因利潤波動大,沒選)
按照含稅0.7元/w計算,成本提升2.5分/w,年化影響稅后利潤3.7億(考慮非中國非美國地區(qū),美國有自己產能),占13%。
2、動態(tài)怎么看這個問題?
1)是否在預期內?光伏很早就有預期,從何總調研光伏企業(yè)起核心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外媒指責的反傾銷。一度市場預期是出口退稅全部取消,從落地看政策溫和。而同時,對smart money來說,另一關鍵產品電池也有一定預期。
2)對產業(yè)而言有何影響?最直接利于海外產能布局的企業(yè),例如光伏在東南亞、阿特斯在美國、寧德在印尼、歐洲等地布局。
其次利于行業(yè)格局的優(yōu)化,斷了將國內內卷帶去海外的念想,利好頭部企業(yè)。
3)能否漲價?以及是否重要?
海外的價格承受力高,以動力電池為例,50度電對應漲1000元RMB,仍比LG/三星等定價性價比高很多。
當前時點,是否漲價也不重要,因為價格和市占率永遠是一個蹺蹺板,也許價格沒漲,但尾部更沒能力競爭,份額進一步擴張。
4)怎么看最近的政策?
和內需政策的看法類似,方向最重要,力度不重要,一個不夠出到管夠。我們認為在美加征關稅前,先發(fā)制人出口退稅下調是睿智之舉。
同時,我們會把近期的政策聯(lián)動來看。似乎川普和馬斯克的個人IP在國內都達到了一個巔峰,有人認為“對美敞口的要回避,接下來一系列政策的風險還沒落地”。
不無道理,但我們仍認為這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更希望以長視角看這個問題。
美國擬取消7500美金EV補貼——利空短期需求、利多競爭格局;曾老板采訪首次表態(tài):若特朗普允許中國企業(yè)投資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寧德考慮美國建廠;再到本周中國兩部門下調出口退稅稅率。指向都很清晰【再全球化+強強聯(lián)合、頭部更集中】。
若站在悲觀者視角,我想看空的理由無外乎“利空短期需求或業(yè)績,但利多競爭格局更優(yōu)化沒人能否認?!倍鴺酚^者視角,需求也不會有問題——經濟性已來,無勢不可擋。
但無論是哪一種,我們對明年的判斷,高質量因子(有壁壘有業(yè)績,且業(yè)績有上修可能性的龍頭白馬不能錯過)占優(yōu)。
尤其是全A沒有明確主線但市場又都蠢蠢欲動之時,方向之一——— 有全球競爭力、盈利底部走出來的偉大企業(yè)獲得增配。重要的不是業(yè)績到底彈性多少,而是業(yè)績趨勢和壁壘趨勢,在A股稀缺性帶來的估值擴張可能性。
因此,當前位置,繼續(xù)重點推薦能把全球化運籌帷幄,能把【可持續(xù)性和賺慢錢價值導向貫徹到底】的寧德時代、比亞迪、陽光電源、阿特斯、德業(yè)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