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英偉達的拋售“過頭了” 在重大技術轉型期“計算短期成本回報是徒勞的”
激石Pepperstone(http://wargoo.com/)報道:
AI信仰動搖,英偉達股價高位回調(diào),但高盛認為最近的拋售“過頭”了。
9月9日,高盛分析師 Toshiya Hari對雅虎財經(jīng)表示,盡管近期股價表現(xiàn)不佳,但仍對英偉達持樂觀態(tài)度:
“首先,對加速計算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我們傾向于把關注焦點放在超大規(guī)模企業(yè)(亞馬遜、谷歌、微軟等),但你會看到企業(yè)的需求范圍正在擴大,甚至在主權國家也是如此?!?/p>
Hari 仍維持對英偉達的買入評級,當被問及高盛團隊是否認為英偉達股票遭到過度拋售時,Hari 表示:“是的,我們認為是的?!?/strong>
高盛股票研究團隊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自 2023 年初以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近 180 度的轉變”。投資者的耐心正在耗盡,他們希望看到——而不是被告知——人工智能驅動的收入流和利潤率的提高。
盡管如此,高盛團隊寫道,隨著人工智能等深刻的代際技術轉變,“基于短期成本和回報經(jīng)濟學做出判斷是徒勞的?!?/strong>
高盛認為,重點是長期博弈,該行估計,到 2025 年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將開始對行業(yè)增長做出實質性貢獻。
Hari表示,英偉達的競爭地位仍然非常強勁,在商用芯片領域,英偉達是首選,即使與定制芯片相比,“他們在創(chuàng)新速度方面也占有優(yōu)勢?!?/p>
8月底英偉達發(fā)布了一份超預期的財報,但對華爾街來說依然不夠好,股價開始持續(xù)回調(diào)。上周,英偉達暴跌近10%,市值縮水約 4000 億美元。周一,英偉達收復了部分失地,上漲3.5%。
美國銀行近日也在研報中表示,現(xiàn)在質疑AI資本支出為時尚早,至少在2026年前都是徒勞的:
企業(yè)資本支出是必要的,AI資本支出不僅推動了新業(yè)務機會,還對搜索、社交相關企業(yè)的現(xiàn)有護城河和利潤池至關重要。目前仍在第一波大語言模型熱潮中,隨著英偉達Blackwell開始出貨,行業(yè)至少會再給自己1-2年的時間,集中建設Blackwell芯片。
美銀認為,隨著近期的回調(diào),英偉達股價跌至過去五年來估值的最低四分位數(shù)區(qū)間,當前質疑以及不利因素結合起來為投資者帶來買入機會。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jù)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