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學家正掀起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競賽
激石Pepperstone(http://wargoo.com/)報道:
曾經(jīng)多少次,對比癌癥免疫治療中取得的突破,我們這些從事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人徒嘆奈何。
但情況正在發(fā)生改變。
在此之前,治愈兩個字一直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無關。
但2024年1月23日,Nature雜志新聞專欄發(fā)表了題為“Can autoimmune diseases be cured? Scientists see hope at last”的文章,介紹了醫(yī)學科學家在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系列突破【1】。
是的,你沒有看錯,用的詞是cure, 而不是treat。
"cure"這個詞強調的是疾病的完全消失或根本性的解決;而"treat"這個詞指的是采取措施來減輕癥狀或控制疾病的過程。
而Nature簡報則直接用了“The race to cure autoimmune diseases”來描述目前的最新進展。
文章首先介紹了自動免疫性疾病的背景。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治療這類疾病,大多數(shù)現(xiàn)有療法通過抑制整個免疫系統(tǒng)來緩解癥狀,但這樣做會增加感染和癌癥的風險。
其實,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一個關鍵的研究方向是恢復免疫系統(tǒng)的“耐受性”,即免疫系統(tǒng)能夠區(qū)分并忽略身體內(nèi)本應存在的抗原,同時適當攻擊外來抗原。
有下面幾種恢復免疫耐受性的方法。
首先是通過向體內(nèi)引入自動免疫性疾病相關的特定抗原來“重新編程”免疫細胞。
另一種方法是選擇性地消除問題免疫細胞或引入被工程改造的免疫抑制細胞。例如,一種基于工程免疫細胞的治療方法已經(jīng)在15名患有紅斑狼瘡或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其中一名參與者已經(jīng)超過兩年半沒有癥狀。
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看,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有兩個重要部分:中央耐受和外周耐受。
中央耐受負責在早期階段淘汰那些可能攻擊自身組織的免疫細胞,而外周耐受則涉及消除或使這些細胞失活,或將其轉化為調節(jié)性T細胞。在自動免疫性疾病中,這兩種耐受機制都可能發(fā)生故障,導致免疫系統(tǒng)開始攻擊自身組織。
從幾個具體治療策略的作用機制看,研究者也有不同側重點。
Pere Santamaria的團隊正在研究一種名為“navacims”的納米粒子,這些粒子能夠誘導T細胞增殖并轉變?yōu)檎{節(jié)性T細胞,從而恢復對特定抗原的耐受性。
還有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利用肝臟在建立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來治療多發(fā)性硬化癥。
此外,還有治療方法專注于直接殺死貢獻疾病的免疫細胞,如針對B細胞的CAR-T療法。
編者按:
我們一直強調,所有臨床科研中的重大突破,都是基于對疾病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策略作用機制的深入探索。
最近20年,人類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研究的突破,使得高選擇性靶向治療藥物頻頻被推向市場。這些藥物療效更佳、但副作用卻更少。
在期待盡快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過程中的挑戰(zhàn)。即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例如確定合適的治療劑量、評估潛在的副作用以及更深入理解不同治療方法的機制。?????????